说起青海省乐都县,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它是我国有名的设施蔬菜生产大县。而近几年,乐都县又有了新的名片,那就是迅速发展起来的樱桃产业。虽然这里起步较晚,但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樱桃产业如今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这惊人的产业发展变化背后,与杨凌的科技支撑、科技服务密不可分。
4月初,记者跟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樱桃专家蔡宇良教授一起来到青海省乐都县。和往年一样,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给乐都县的樱桃种植大户指导樱桃的栽培技术。蔡教授告诉记者,从2011年开始,他受乐都县农业局的邀请,每年定期给当地的樱桃种植大户实地指导樱桃的栽培技术。同时他还专门委派了几名技术人员在当地长期蹲点指导。刚来到乐都县的时候,这里的樱桃种植面积还比较小,许多种植户根本不懂管理技术,导致许多樱桃树八年都没有挂果。由于品种落后和管理粗放,导致樱桃的商品率不高。针对这些情况,蔡教授先后在当地推广了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方式和抗根癌的马哈利CDR1樱桃砧木。同时他还针对当地的气候特征引进了一些优良的樱桃新品种。通过和一些樱桃种植大户的合作,逐渐将先进的栽培管理经验在全县推广出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蔡宇良:往往人们认为,樱桃在海拔2000米很难栽植。乐都县经过这么几年的摸索,樱桃已经成为这个县的主导产业。八年前我们在这考察以后,就发现樱桃在乐都表现非常好。一个是它的品质非常好。果个大而且果肉硬,另外因为乐都海拔高,海拔2000米,所以樱桃成熟比其他地方,比如杨凌要晚一个月。所以这边是我们国家樱桃晚熟的优生区,这样也可以填补市场的空白。
今年50多岁的郎双和是乐都县映山红樱桃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2010年,他承包了300多亩土地,建起了樱桃园。但是由于不懂技术,刚开始建园,就出现了许多问题。
乐都映山红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郎双和:当时走弯路尤其是定苗子,买苗子地区不一样,病苗子太多。然后栽种的时候,栽种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大的问题。另外配苗子,配的是授粉树 、主栽树,这方面也走了很多弯路,都不懂这点。包括很简单的问题,搞一个浇水怎么浇,这个樱桃树大水漫灌,水多了也不行水少了也不行。在这方面蔡教授给我们出了很多主意。
在蔡教授的指导下,如今郎双和的樱桃园已经全部装上了微喷灌管道。树形也全部规范了。郎双和告诉记者,每年冬天的时候,乐都县的气温最低可以达到零下20多度,遇到连续多天的极端低温天气,部分樱桃树就会冻死。到了春季樱桃树开花的时候,赶上霜冻,也会导致整年的绝收。针对这种情况,蔡老师又在当地推广了“四防棚”。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乐都映山红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郎双和:现在根据专家们说了以后,我这个园子试验搞了50亩棚,把这个棚搞上以后这个问题就完全解决了。现在棚内的果芽果嘴啊,和棚外的就根本不一样。所以这个大樱桃号称“黄金产业”“宝石水果”。但是把这个四防棚的问题,要是不彻底解决的话,这个产业是个失败的产业。在咱们青海来说,可以这样说。今年我试了50亩,到五六月份我就把200亩地,全部搞成四防棚。搞成四防棚那就是旱涝保收了。
如今,郎双和家的樱桃园60%都已经挂果了,还被农业部列为大樱桃标准园。由于青海省独特的地里优势,这里本地生产的樱桃成熟期晚,果个大,含糖量高。平均每斤的收购价可达到50元。
乐都映山红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郎双和:假设40的收购价,我多不要 ,就要50斤的话。一棵树就2000块钱了,一亩地就是10万块钱。我这要是把四防的问题,尤其是防冻的问题解决的话。我这个园子一年的收入,2000万那是一点问题没有。像我这个樱桃园就老百姓的劳务收入,一年就100万左右。把劳动力也带动起来了,都是六十多岁七十多岁在这打工,他们一年收入就100多万了。
通过杨凌的科技推广和专家手把手的贴心服务,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如今乐都县的樱桃种植面积已经由最初的5000亩,发展到现在的1万多亩。樱桃产业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主导产业。